忻州:一培训机构的“骗子”教练获刑了!

时间:2023-06-06 05:58:54       来源:忻州人

忻州:一培训机构的“骗子”教练获刑了!

来源: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
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越来越重视,以前仅仅期望文化课成绩优异,如今乐器、棋类、书法、绘画以及运动项目都成为了孩子的加分项。培养兴趣才艺本是好事,但在面对兴趣班各项名目繁多的费用时,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,因为假“老师”可能就潜伏在你的身边!

2022年6月,大军(化名)担任宁武某体能公司的轮滑教练,负责该公司在县广场学生的室外轮滑培训。培训期间,大军假借体能公司的名义搞虚假活动,编造了“送课时返利”“加课送轮滑鞋”等虚假信息,在骗得家长信任后,家长通过微信、支付宝、银行卡给其进行转账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为了让自己的谎言更加天衣无缝,以便获得更多学生家长的信任,大军盗用体能公司真正老板的微信头像,冒充老板与自己聊天,并截图发给学生家长,达到诈骗目的。截至案发,共有12名学生家长被骗,诈骗金额累计两万余元。

法院审理

宁武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,被告人大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虚构捏造事实,诈骗他人钱款,数额较大,其行为构成诈骗罪。被告人大军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,刑罚执行完毕后,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,系累犯,应从重处罚。结合被告人犯罪情节和认罪态度等,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,责令其退赔被害人损失。

法官提醒

为了让孩子“赢在起跑线”上,不少父母给孩子安排了各种兴趣班、培训班,费用少则几千元、多则上万元,这些费用通常在报名时需要一次性付清。在家长们慷慨付钱的同时,像本案被告人这样的不法分子也打上了孩子们的主意。这起诈骗案例,只是众多以孩子为名开设兴趣班诈骗的一种,其他诸如“培训机构倒闭”、“老板卷钱跑路”“参加评比活动高额费用”等情况也屡见不鲜。

如何有效规避预付式教育培训机构暗藏的风险,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呢?

下面四点请码住

一、家长们务必认真查看培训机构的资质。包括营业执照及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取得的办学许可证等,这些是确认其有无教育培训资质的关键。如聘请外籍人员作为教师或管理人员的培训机构,还可以查看相关从业资格证等。

二、要仔细审查培训合同。不仅要搞清楚为你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究竟是哪家单位,还要看清退款条款是否合理,家长可以要求在协议中注明退款条件、退款时间等。

三、要保留好与培训机构的收据、合同、培训机构发的招生简章等资料,发生问题时可以到教育主管部门投诉,也可到工商部门进行消费者投诉。

四、要坚持理性消费,拒绝诱惑。对于培训机构推出交费时间越长越优惠的举措,切莫贪图便宜而预交了几年学费,期限最好是一学期,这样可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,维护自身利益。

怎么样?

记住了吗?

多多转发给身边的家长们

让大家的望子成龙之心

不被不法分子所利用!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