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购吉他的常见误区(一)

时间:2023-07-05 12:52:22       来源:哔哩哔哩


【资料图】

刘陆伟“释乐系列音乐学习类文章”之《选购吉他的常见误区(一)》

文:刘陆伟(唱作人、音乐制作人、吉他手、录音混音师、释魂乐队主创)

很多人都说不知道买什么琴音箱效果器好,在网上到处问,却很难得到靠谱的结果,因为真正懂行的人少之又少,有几个会没事干整天在网上答疑呢?而那些热衷于回复的人,大部分只是小白或半瓶醋,他自己也不怎么懂,很多设备他根本没亲自用过,只是道听途说,以讹传讹,“热心”给你回答了,但其实更多是种干扰和误导。

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“甲好还是乙好”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,就算为你解答的人是个经验很丰富的人,也得在充分了解到你的个性需求之后,才有可能做出真正合适的推荐。但是很多提问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,选购设备有很多需要注意和了解的方面、例如配置细节、参数、性能、优劣点、适用范围和场合等等,他并不知道。想要得到靠谱的推荐,除了找对真正懂行的人,你也要尽可能先列举清楚自己的需求、预算等,否则只是简单扔一句“我是新手、买啥琴好”,负责任的人是根本没法给你推荐的,而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简单给你回复个具体型号,基本上可以断定不靠谱……

有些人看重的只是“我的偶像就用这个”、“我就喜欢这个颜色”、“我就喜欢这个外形” ,其他更重要的、更影响实际使用的方面一概不考虑,那我觉得你根本没必要来问别人的建议,你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好了。

最常见的误区之一是只看牌子,问的全是“这个牌子怎么样“之类的问题,也会有很多人回复“某个牌子只适合某风格”之类的。首先,现在几乎每个大品牌,都有很多系列,很多型号,少则十几种,多则几百种,每种都不一样,他们也想尽可能多覆盖不同的消费群体。现在已经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了,每个大品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产品线都已经相对比较全面了,如果谁还停留在一个笼统的观念里认为“某个大品牌的琴都只能玩某一种风格”,显然是有问题的。(当然不排除有个别牌子的产品线比较单一,风格比较单一,这种往往是小品牌或者新品牌)。其次,几乎所有大品牌的中档、低档琴都是在其他国家找的代工厂生产,你看到的某几个大品牌的中低档琴,其实很可能都是在韩国或印尼、中国的同一家代工厂生产的。电吉他的品质和价格,第一影响因素是产地。美日欧在第一梯队,韩国墨西哥次之,印尼中国更次之,大体如此。确定了档次,再看具体配置,拾音器、金属件、木材、构造、品数、有效弦长、琴颈规格、电路设计等等所有配置的细节。

还有一些人买电吉他要求必须是出厂配置,不能有改动,升级,否则一概不考虑,就好像琴厂的工人都是神奇的魔法师,给出厂的吉他施了魔法,只要“动了”哪怕是一个焊点,也会“破坏”了咒语让魔法失效一样,呵呵。首先,电吉他并不是多高精尖的科技设备,原理和构造其实很简单,几块木头加上些金属配件和最简单的电磁转换部件,电路简单到甚至可以说是原始。电脑比电吉他复杂一万倍,依然有无数人根据自己需求搭配部件、组装电脑,只要你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,并且懂一些相关的知识就行了,但是那种“改装升级恐惧症”者就属于既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也不懂行的,所以产生了盲目保守的心理。吉他厂家所做的搭配,也不过是无数种搭配方式中的一种,未必就是最好的,也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。实际上原厂搭配不合理的情况比比皆是。很多专业乐手都会对琴改装升级,可以说几乎所有你崇拜的吉他大师都热衷于改装,在他们的签名款诞生之前都有过按照自己的需求改装琴的经历,他们的签名款就是对之前量产常规款的改装。

另外经常有人问我“你为什么买那么多琴然后又卖?”,简单来讲就是我一直在做吉他的设计、研发。因为我觉得市面上的琴没有哪一款是完美的,总是让我觉得这里或者那里有不足,需要改进和完善。为了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电吉他,首先我想研究现有各种款式的优点和缺点,只要某款琴上的某个设计点引起了我的兴趣,我会尽可能买来亲自研究一番。我想知道不同的木料、拾音器、琴桥、琴颈规格、琴体形状、油漆等等,它们各自对音色有什么影响,占多大的比重,不同的搭配又有什么样的结果,不同的设计对演奏体验舒适度有什么影响,不同品牌、不同价位甚至不同产地的琴到底相差在哪里,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。网络上的大多数评论都是道听途说、人云亦云、主观臆测、没什么价值,例如一个自己录不出什么好音色的人在网上大谈特谈音色,一个自己没弹过几把琴的人说这个手感好那个手感好,太多都是这样的东西,没任何参考价值。如果只是在琴行里试试琴也是根本不可能了解到什么的,更别提国内绝大多数的琴行根本都不让试琴。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买来亲自用一段时间,进行严格的、详细的AB对比,录音对比,控制好变量,尽可能刨除主观因素。我的每把琴都会进行专业的调节,让琴达到最佳演奏状态和手感,平时也经常保养,卖之前会再次检查。买过我的琴的也基本都是好评。

这十几年来,我曾经先后设计、订做过很多把吉他,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很多知识, 我设计的吉他身边有吉他手也用过,也拿去跟他们手里的名牌琴对比过,也都觉得很好,甚至请我帮他设计。当然,随着我了解的越多,越觉得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,我多年来的习惯是每天都会上一些国外的相关网站和论坛,了解新的动向,最近又出了什么新的品牌、新的型号,有什么新的功能特点等,看看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评价等。当然最靠谱的还是我亲自使用,亲自对比得出的那些经验。

关键词: